二氧化碳(CO2)與胺反應生成氨基甲酸。在過量胺存在下,酸會脫質子,生成氨基甲酸酯和質子化胺的混合物,它們會發生靜電相互作用,其強度與反應物濃度和溶劑性質有關。該反應也用于超分子體系,有助于從工業排放氣體中去除CO2氣體,也可作為一種大氣中碳的捕獲和存儲(CCS)方法來吸收CO2。
端胺基樹枝狀分子可作為捕獲CO2的活性材料。實際上,商業化PAMAM樹枝狀大分子已用于該類聚合物膜的制備。作者非常關注在純溶劑中氨基甲酸酯的生成反應,特別是在樹枝狀聚合物表面的氨基甲酸酯和銨離子基團之間通過靜電吸引力驅動而形成凝膠的可能性。因此,作者重點研究了G1、G3和G5端胺基PAMAM樹枝狀大分子在兩種極性溶劑(水和甲醇)中與CO2的反應。這些樹枝狀大分子是商業化產品,G1和G5之間的分子尺寸差別較大,而G3是處于中間的情況。
美國邁阿密大學、中國齊魯大學的Angel E. Kaifer等人用胺端基PAMAM與CO2(g)反應,該反應使胺基轉變為氨基甲酸酯和銨基。在D2O水溶液中,由于同時生成游離碳酸鹽和碳酸氫鹽離子,最終導致氨基甲酸酯分解,反應較為復雜。而在甲醇(CD3OD)溶液中則干凈得多,會導致粘度增加和/或形成凝膠。在起始濃度為0.02 M的G5 PAMAM中,可清楚地觀察到形成凝膠。所有情況下,以氨基甲酸酯形式存在于樹枝狀大分子表面的CO2經N2(g)處理和溫和加熱處理后均可釋放,表明該反應是可逆的。
文獻來源:Beijun Cheng and Angel E. Kaifer*. Molecules 2022, 27, 540.